110.04.26【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西林族語是今年度到目前為止執行上最完整也最看得出樣貌的分支小組,同學們一開始想利用資訊專長為西林國小建置一套族語學習平台。位於萬榮鄉的西林國小主要原住民學生大多為太魯閣族,過去幾年族語認證通過率不高,也因為偏鄉資源稀少,單靠族語教師親力親為依然無法燃起孩子們學習動機。(這真的是偏鄉教育一個重大又棘手老調重彈卻沒有積極作為的議題。)有鑑於此,或許生動的電子資源也比較符合現代學習習慣,計畫同學有了族語學習應用程式的發想,內容涵蓋學生題庫演練、字彙搜尋功能、族語能力測驗、電子化繪本、遊戲對戰系統等,開發方向以寓教於樂為主。除了學生端介面系統,教師端更結合日常教學功能,包含題庫上傳、試卷設計、抽籤點名、班級列表、後台數據分析等功能,減輕第一線教師負擔的人性化設計。除了能建置於平板的學習型應用程式,同學們有更積極性的族語計畫:建模一套保存原始太魯閣族建築。其實現在部落內要找到舊時族人生活的樣貌與特有建物已不可考,一棟棟水泥平房早就成為大家「起厝」的首選,唯一保存完整的就是在西林國小操場旁的傳統穀倉與瞭望台,全都是木造建築。穀倉也是太魯閣族人分辨家族財力的象徵,穀倉的面積越大代表這家人家境越寬裕;瞭望台則是部落前哨站,可以隨時留意是否有外族或敵人入侵部落,一個精神堡壘與保家衛國的象徵。
不過上個月拜訪西林國小校長後發現如果想要讓計畫更完整,我們必須再找找其他更多資源來豐富系統(沒關係,我們就是走越挫越勇路線!),我們把希望轉向校內的族語老師,看看是否能請她幫幫忙,讓我們可以有更不一樣的延伸連結。計畫辦公室和計畫同學選了一天黃道吉日拜訪語傳系教授,也詳細說明目前構想與需要幫忙的困境,最出乎意料的莫過於老師對於對這項執行計畫讚譽有加,看到同學們樣板建模非常驚艷。老師也是族語保存推廣小組的成員,接觸一項如此科技化的產出,至少在文化資產保護這項議題中提供了很不一樣的方式。在一旁聽著老師和學生間的交流對談,忽然有種深刻體悟:有些事自己覺得理所當然、不足為奇,在他人眼中卻大開眼界、如獲至寶。果然,有時就是要不吝於分享新知與經驗,每個人對於事物觀點不盡相同,不同專業領域思考方向也大逕相庭,有些創意火花就是靠著「跨領域」迸出來!
這一次拜訪語傳系教授,也算是給計劃同學一點小小自信,雖然說應用在系統的技術之於他們的學科領域裡是非常普遍也是身為資管人必備的技能,但隔行如隔山,如同這次接觸預料保存專業的老師一樣,在文化類保存上一向都是仰賴紙本,一旦加入科技元素,挑脫原本學界慣用模式,似乎是值得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新發想。今日USR在地連結有了突破性進展,而且是可遇不可求的機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