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工智慧應用×族語學習 族語翻譯學習系統

花蓮縣秀林鄉境內多為原住民太魯閣族聚落,本計劃小組規劃將設計太魯閣族語語音互動平台,讓使用者可以透過簡單易懂的族語翻譯學習體驗族語文化。由本校資訊工程學系同學組成研發團隊,運用所學科技專長,開發行動裝置APP系統,經由現有族語語料蒐集、拜訪校內原住民族族語老師及原住民族語言研究發展基金會,瞭解族語語料庫現況,研發人工智慧族語辨識軟體,利用小遊戲互動等方式,讓使用者藉由遊戲中學習,探索原住民族語言內涵與文化底蘊。

除此之外,也和國家公園內的旅遊渡假村—山月村請益,山月村以太魯閣族特色為主軸,無論是住宿、飲食、園區工作人員、房間裝潢或表演項目,都深深緊扣著太魯閣族文化,透過交流與討論,能讓同學在建置系統中,增添更多原住民文化元素。開發過程中,同學也深刻體會族語教育發展以及語料保存的困境與瓶頸,隨著耆老逐漸凋零,珍貴語料來源紀錄更是刻不容緩。期待系統平台建置完成後,除了成為族語學習多元管道的一環,也能強化成為蒐集語料的工具,協助族語訪談人員記錄耆老語音並轉換為文字,也可以將蒐集的心語料投入更新系統資訊,提升系統豐富度及辨識準確率。

Full 1
Full 1
Full 2
Full 2
Full 2
Full 2
Full 2
Full 2
Full 2
Full 2
Full 2
Full 2
Full 2
Full 2
Full 2
Full 2
Full 2
Full 2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Full 1
Full 1
Full 2
Full 2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AI人工智慧應用×魚類辨識 智慧魚類影像辨識系統

你知道吃甚麼顏色的魚可以對永續漁產盡一份心力嗎?

 

近幾年來,台灣重視海洋議題的聲浪逐漸高漲,花蓮有全台最長的海岸線,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近在咫尺,不論是公私部門都慢慢以「面山面海」的角度來重新擁抱海洋,常見的推廣食魚教育就是讓一般民眾認識友善漁業及海洋文化的有效方法。

因此,小組同學希望以大家在市場、魚攤上常見的魚類為主,建置AI辨識互動系統,讓大眾在吃魚之餘,也能輕鬆了解魚的資訊,進一步了解各種魚類在海洋生物鏈裡扮演的腳色,再進而引發共同保護海洋環境的共鳴。

「海上看見的浮球,就是定置魚網的範圍,那艘船正要過去捕撈網子裡的魚,然後到岸邊,會有」

前期與在地業者洄遊吧、嘉豐定置漁場合作,前往場域參訪,參觀在東部海岸可以清楚看見的友善魚法—定置魚場作業方式,這種被動式與大自然共生的模式,運用海洋自然的潮流引導魚群進入第一箱網,魚群再順著水流及魚網構造,進入主要捕撈的第二箱網,經由漁網網目大小,過濾還沒長大的魚類,讓他們回到海洋繼續成長,對漁業資源消耗小也不過度捕撈,打造永續海洋的環境。

有了適合的合作場域,系統主要借重資訊工程學系學生專業特長,配合既有漁業資源,開發行動裝置軟體,初步先針對花蓮七星潭海灣常見的托爾逆鈎鰺、鋸尾鯛、扁花鰹、東方齒鰆、白帶魚、雙帶鰺、扁鶴鱵、鬼頭刀等八種魚類為主要辨識標的。除了讓使用者可以利用該軟體辨識魚類外,也能學習魚種小知識,包含學名、棲息環境、台灣分布地帶、主要產期、烹調方式等,宣導大眾食用在地且當季魚種保護海洋,極富教育意涵。

雖然系統建置初期不如預期順利,在魚類圖庫蒐集上花費很大心力,但在逐步協調媒合下,也終於略有進展,更吸引位在台東的保育團體共同加入,希望能讓魚類標的更多樣,期待系統建置完成後能更廣泛辨認常見魚類,成為食魚教育的有力工具。

Full 1
Full 1
Full 2
Full 2
Full 2
Full 2
Full 2
Full 2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Full 1
Full 1
Full 2
Full 2
Full 2
Full 2
Full 2
Full 2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